执文明画笔绘就舟城幸福底色——忻州岢岚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23-11-28   来源:山西文明网

“八尺飞龙十二闲,飘飘来自岢岚山。”忻州市岢岚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因山得名,因城形如舟故又名“舟城”,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等荣誉。

2021年1月,岢岚县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城。2021年3月26日,该县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会议强调,创建文明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群众关切、为人民办实事的过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岢岚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各负其责,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全县掀起了“同创文明城市、共建美丽岢岚”的热潮,群众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宜居宜业 幸福生活有保障

近日,广惠园社区在通惠苑小区举办“小马扎议事会”,把居民的需求、建议,以拉家常的形式收集、汇总,找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新思路。“开展文明创建以来,我们通过一边宣传教育,一边管理,居民们的自觉性更高了,对社区更加信任和依靠,现在有困难就来社区寻求帮助。”广惠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孙越峰自豪地说。每一个温暖的改变,都是幸福生活的证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同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

走进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小区文渊苑,院落干净整洁,楼栋错落有致,垃圾分类亭按需设置,每栋楼前还设有便民休闲桌椅,从小区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医院、学校、集贸市场、商贸购物中心、文体广场等场所。说起如今的生活环境,居民李燕连连称赞:“我们的生活习惯变得更好了,不随手扔垃圾,遛狗拴绳,小区生活环境舒适,社区活动丰富多彩,而且在家门口就有工作,我觉得生活很幸福。”

距离广惠园社区2公里处的舟城农贸市场环境整洁,分区明确,摊位规范,货品种类齐全。“这个市场开放快10年了,去年政府给我们进行了改造,环境变好了,摊位也规范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摊位都是免费的。”摊主陈静芳说。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岢岚县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牵引,以“六乱整治”为抓手,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文明创建让岢岚的城乡面貌悄然发生改变。如今,在岢岚县,群众日子越过越滋润、越过越红火,居住环境变好,出行容易,孩子上学、老人生病住院均有保障,有劳动能力的人也有稳定工作和收入。

内外兼修 文明创建氛围浓

文明家庭、岢岚好人、忻州好人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以及围栏、墙壁、灯箱宣传画在岢岚县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个个富有创意、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主题彩绘和雕塑出现在街道、公园、广场,吸引广大市民驻足观赏。为推进和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岢岚县在主次干道、学校、公园景点、社区小区等点位安放景观小品和公益广告牌1.6万余个,打造了“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岢岚好人”“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示范街(巷)和法治建设、关爱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公园广场。

在文明创建初期,岢岚县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文明创建标语有奖征集,征集到脍炙人口的标语1千余条,“风雨百年党旗正红,文明领航岢岚追梦”等100条标语获奖并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同步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金点子”征集活动,征集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容环境整治等“金点子”26条,充分激发了群众关注文明创建、支持文明创建、参与文明创建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掀起全民创建热潮。岢岚县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账号,融媒体中心设置了文明创建进行时、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等25个专栏,全面系统地展示文明创建工作动态、成果成效,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投身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岢岚县连续举办六届“6·21乡村文化旅游季”“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累计达到130万人次。今年,岢岚县把“赶会”改名为“文明集会”,把农历每月十五定为民俗文化活动日,还开设了从县城到乡村的免费公交,并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 争做时代好青年”“诚信建设有你有我”“情满中秋 礼赞国庆”等主题活动。

岢岚县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将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实现了“月月有活动、节庆有安排、场场都精彩、常态不断线”。此外,岢岚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组织开展好人、道德模范进学校、社区、乡村、机关等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芦爱萍、山西省道德模范孙爱玲、三晋“最美家庭”李俊清家庭、省级文明家庭武黑女家庭等先进典型。

用心用情 精准服务有温度

近日,岢岚团县委、岚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岚漪镇马坊村西芹种植园区,开展“助农秋收解民忧 志愿服务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对西芹进行宣传,助力农产品销售。此次活动是岚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情系村民谋发展 起航产业振兴‘幸福号’”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活动之一。“我镇志愿服务工作坚持用心、贴心、耐心、暖心‘四心’齐用,始终坚持用心服务群众、贴心开展活动、耐心做好工作、暖心做出成效,确保我镇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助推器。”岚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秦伟说。

今年,岢岚县在人民广场、舟城广场、火车站、广惠园社区等群众活动集中的地方打造了首批7处新时代“文明驿站”,并安排志愿者轮班值守。岢岚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医疗、教育、扶贫帮困等方面,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截至目前,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30支、志愿者9000余名,举办了两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孵化了“‘春风化雨’信访调解”“把家乡讲给你听”“与‘红领巾’同行 共护困难儿童”等29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以来,各乡镇、各部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64万次,累计为群众办实事4645件。

立德树人 春风化雨育新苗

近年来,岢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丰富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在这里,我看到了嫦娥五号、中国空间站、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航天模型,祖国真强大,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为祖国争光。”近日,在岢岚中学开展的“情暖童心 筑梦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共建志愿服务活动中,坪后沟小学3年级的曹杨同学在参观艺体楼后兴奋地说。省级文明校园岢岚中学的艺体楼是学校第二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楼内设有书法、绘画、音乐等五种艺术教室,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在三层楼道空间,分别以“光影成韵”“翰墨树人”“丹青吐彩”为主题,从摄影、书法、美术三个层面展示了学校历届毕业师生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桃园昇小学依托岢岚县红色资源丰富,拥军基础扎实等特点,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努力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校园内设有长征二号火箭模型、烈士群雕、战斗英雄墙、军事体验场、军事图书柜、国防教育陈列室、航天展览馆等。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育班会,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毛主席路居馆、武装部国防教育史展馆等体验红色精神。

校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岢岚县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将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截至目前,全县共评出1所省级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先进学校,4所市级文明校园。此外,岢岚县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2021年以来,全县评选表彰了40名县级新时代好少年,其中4名获评市级“新时代好少年”。

今年以来,岢岚县利用“清明”“六一”“端午”等节日,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端午粽香 情更浓”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相互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岢岚县公安局与县教育局联合打造了以公安民警、辅警为主导,学校老师、保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补充的“1+N”模式护学岗。此外,先后选派26位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民警兼任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结合春秋两季开学、寒暑假、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反欺凌、反暴力、防毒品、防诈骗等法制教育讲座,同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全县25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实地检查和视频巡查,联合治安、文旅等部门对网吧、文化用品商店、印刷企业等开展全面检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止步。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如今已成为岢岚县人民热爱生活、建设家园的强大精神支撑,成为实现文明美好岢岚愿景的坚实力量。(精神文明报供稿 芦蕊)

相关报道